【作者】發布人|【來源】公司|【發表時間】2009-10-22|【點擊數】2625 次
新車問題嚴重 保修期內糾紛多
近日,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車人網、清華汽車工程研究院向社會公布了2006 年三季度中國汽車質量與售后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 (China Automobile & After-sale Service Quality Report, CAAS) 。
三季度共收到用戶投訴1038 例,有效投訴為913 例。投訴方式主要為網絡及電話(傳真);投訴來自全國各地,涉及汽車生產企業幾十家,產品囊括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大多數品牌。
與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汽車服務質量問題的投訴有上升趨勢。
三季度主要投訴問題有:
1、汽車質量的投訴中新車質量上問題多且較嚴重,不少投訴車輛的購買時間只有 3 到 6 個月。
2、汽車服務質量的投訴突出反映為同一問題反復維修以及保修期內服務質量糾紛日益增多。
3、汽車用戶投訴要求中,要求召回比例提升較多。
用戶投訴問題*多的汽車廠家是奇瑞汽車,主要集中在汽車服務質量方面,反映的情況表現為相關質量在指定維修點得不到有效解決,效率較低,同一問題多次維修都修不好,二次投訴甚至多次投訴比例較高。
用戶對服務質量比較滿意的廠家,名列前三位的分別為:上海大眾 、北京現代 、 一汽海馬。
新車質量問題的表現主要有發動機怠速不穩、抖動、爆震及凸輪軸油封漏油、變速箱異響、剎車跑偏、轉向不能自動回正、行駛中突然自動熄火、組合儀表不正常等。
分析表明,新車出現質量問題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一些廠家推新車速度太快。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 60 多款新車上市,其中全新車型 25 款左右,改款車型 30 多款。有消息稱,今年全年上市的新車和改款車可能會超過 100 款。有的廠家為快推新車,縮短研發和測試周期,一些車型在可能存在隱患情況下,匆忙上市,市場成了實驗場。二是一些廠家為降價格壓低成本,更改配置,更換配件供應商,以致價格下降,問題上升。
質量服務問題主要表現為二次投訴比例上升很快,以及保修期內不認真履行檢查義務,隱瞞質量問題,把保修期內出現的問題延至保修期外,以收取維修和配件費用等。
分析表明,質量服務問題投訴上升的原因:一是售后服務實際情況與宣傳承諾的不相符,二是汽車維修方面的有些法律、法規界定模糊,廠家鉆法律的空子,用戶維權困難。
報告向廣大汽車用戶提示,在選擇購買汽車時,不能只在車型上求新、價格上求低,對一些新車型要有個觀察期,考慮價格因素的同時,更要考慮到全壽命成本的問題,即售后維修成本和使用成本,全面考察產品生產廠家的客服水平,以免日后使用中煩惱無窮。
報告顯示,用戶對汽車質量的投訴在總投訴量中的仍占多數,但相比二季度,對汽車服務質量的投訴略有上升
全國汽車售后服務質量狀況.服務中亂收費現象明顯,占到了 15.6% ,而維修人員技術差、服務站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仍是各個汽車廠家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是占總投訴的很大一部分